隨著國人保健觀念的提升,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要去看內科醫師,因為這是內科系統性疾病。至於糖尿病與眼睛有什麼關係?常常在門診看到病患一臉「半信半疑」,好像在說:「我視力不好,明明就是白內障,怎麼可能是糖尿病?眼睛怎麼也會得糖尿病?」

 

    是的!眼睛也會得糖尿病!基本上,糖尿病會使全身血管內糖分增加,日久影響血管功能。我們知道血管主要的功能就是運送養分、氧氣至全身,現在血管功能不好,養分還沒到目的地就「溢」出血管外;氧氣又因小血管阻塞,根本無法運送到目的地,造成缺氧。我們知道眼睛為了提供最佳視力,是個需要大量能量的地方,所以血管的構造相當豐富,也就是說,糖尿病造成血管病變時,由於眼睛血管也相當多,所以也是一個容易產生病變的器官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對眼睛會造成那些影響呢?說起來很可怕,幾乎眼睛的每一個部分,都會受到糖尿病的「波及」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,使角膜敏感度下降,這角膜就失去保護眼睛的功能。可能眼內有異物了,我們卻不知道;角膜有病變了,我們也感覺不出來。這樣一來,角膜很容易就會糜爛或潰瘍,在渾然不覺中,可能就造成無可挽回的視力受損。這些情形,造成糖尿病患者極大的困擾,尤其是需要手術的患者。(如白內障、青光眼、玻璃體出血),往往必須控制血糖,才能決定開刀的時機,否則術後傷口不易恢復,影響手術效果。

 

    根據統計,糖尿病患者眼壓普遍偏高,而且對一般眼壓的耐受力也較正常人為差,換言之,一般人能忍受的眼壓,糖尿病患者不能忍受,而造成視神經纖維的損害,如果再加上本身眼壓又容易偏高,「屋漏偏逢連夜雨」,過高的眼壓造成的視野缺損,那就更可怕了。糖尿病患者造成一般所謂的「隅角開放性」或「隅角閉鎖性」青光眼的機率都較正常人來得高。所以糖尿病患者,定期給眼科醫師檢查,測量眼壓及作視野檢查是有其必要性的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的患者,往往調節力衰退比別人早而且進行迅速。正常人還不需要配戴老花眼鏡的時候,可能糖尿病患者已經換了好幾副。調節力的測定可作為幼年型糖尿病早期診斷的參考,而糖尿病患者配戴眼鏡也要注意,可能血糖值會影響視力度量的準確性。

 

    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自覺視力度數改變時,應先去測血糖值,而不是先去換眼鏡。將血糖控制穩定至少兩個月,如果仍然覺得看近的視力不良,才是改換眼鏡的適當時機。

 

    當體內血糖值改變,往往會造成水晶體的水合作用,這些作用會使水晶體膨脹,這時由於聚光能力的改變,使糖尿病患者會有忽然視力變好的感覺。這種感覺很突然,這時如果詳細去驗度數,度數真的是會改變,有時近視度數增加了;有時遠視度數增加了;有時甚至連散光都改變了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患者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比正常人高,一般而言,約為正常人的二至四倍,若患者年齡小於四十歲,機率甚至高達二十倍。糖尿病造成的白內障,它的特性就是進行很快,而且兩眼同時進行,患者會覺得兩眼視力迅速變壞,有時血糖控制得法,視力又逐漸恢復。

 

    玻璃體是眼球的填充物,占了眼球體積的五分之四。玻璃體本來是一種如凝膠的物質,但糖尿病患者玻璃體容易液化,造成玻璃體剝離;也容易萎縮,對視網膜產生牽引,這時如果視網膜有增殖性變化,這種牽引力量,可以使增殖性新生血管加速增殖,或增殖進入玻璃體,甚至可以造成出血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患者,有飛蚊症、眼前閃電、眼前一片看不見,這些都是嚴重的警訊,應找眼科醫師檢查,找出原因才是。

 

    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造成失明的最大原因。由於視網膜是視神經的最前端,構成視力最重要的接受組織,所以有極其豐富的血液供應。也就是如此,視網膜與其他血管器官如心臟、腎臟同樣,成為糖尿病病魔的「終極目標」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性的慢性病,視網膜的病變往往與糖尿病的病程有關。根據統計,糖尿病病程十年約有百分之二十有視網膜病變;再過十年,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八十。

 

    我們知道糖尿病網膜病變,是一種小血管病變,它主要的表現就是血管功能不好,血管內的重要物質會溢流至血管外,如血液、蛋白質及水份。當這些物質佔據視網膜黃斑部,馬上就會造成視力下降。另外血管容易阻塞,造成視網膜缺氧,這是極其嚴重的事。

 

    因為缺氧,不僅使得視網膜不能正常發揮功能,而且會促使視網膜分泌「新生血管生成物質」,這種物質會在視網膜、玻璃體、虹膜等處造成血管增殖,這種血管極易出血,一出血視力馬上下降;當這種血管造成眼內前房通道阻塞,就會造成青光眼,真是極難處理的問題。當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由於雷射手術與玻璃體切除手術的發明與發展,使它的治療呈現一線曙光。

 

    國內估計約有百分之十的糖尿病人口,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自已有糖尿病,而這裏面不到四分之一的人知道要看眼科醫師,就在這種「無知」的環境中,我們就失去了治療糖尿病的先機。

 

    事實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的控制有著絕對關係。視力不佳的糖尿病患者,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,便是加強血糖的控制,然後再去找眼科醫師就診。三十歲以下之年輕糖尿病患者,在診斷出糖尿病之五年以內,需接受第一次眼科檢查,以後每年一次;而三十歲以上之糖尿病患者,一經診斷為糖尿病,需馬上接受眼科檢查,以後每年一次。而糖尿病女患者最好在懷孕頭三個月能接受眼科檢查,以後每三個月一次。

 

    糖尿病既然是一種血管的病變,一些血管病變(如腦中風、心肌梗塞)的危險因子也會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行,例如血壓高、吸煙、高血脂等,這是必須加強注意的。糖尿病造成的失明,只要遵循一定的篩檢與追蹤程序,經由藥物的控制及雷射手術的治療,仍能有效地加以避免。 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國泰醫院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